2 Q& N% @; T- Z" V2 \1 D惨案带给利物浦巨大的伤痛。那个比赛日残酷无比的景象,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利物浦当时非常强盛的气脉。从1985年的海瑟尔惨案到现在的希尔斯堡惨案,5年时间里利物浦接连遭受重创。这种惨剧已经远远超出了足球比赛的领域,已经完全不是胜负和对抗,不是球场上的失败或负伤,更不是所谓的荣誉或责任。活生生的人命瞬间死去,恍如炼狱的死伤冲击了球员、球迷的内心。残酷的记忆一直成为利物浦球员、球迷的梦魇,成为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惨案一直成为达格利什的噩梦。“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天,”达格利什回忆道,“可是我无法说出那个字(希尔斯堡),我无法谈论那一切。我一生都将生活在希尔斯堡的阴影里。” 这样的打击一直让达格利什无比痛苦,无从消解。到了1991年的赛季中期,达格利什突然宣布辞职,海塞尔和希尔斯堡两大惨案集压在他心头,使他无法再住在安菲尔德球场。7 `5 W5 ]. H; M; i
$ H8 C1 i! a8 f
“希尔斯堡惨案”之后,利物浦在赛季里丢掉了联赛冠军。随后英格兰ZF禁止英格兰足球俱乐部参加欧洲俱乐部赛事。而《太阳报》更是落井下石,将惨案的责任直接归咎给俱乐部和球迷,造成了英格兰足坛和全世界球迷的巨大震动。俱乐部管理层、球员都受到了极其巨大的冲击,有些人对球队的价值认同发生了分裂,有些人受不了惨案的打击,离开了安菲尔德。 5 b4 s* M5 Z1 Z7 e3 |- Y9 j% J0 c( z- Y# \5 s8 B6 K. Y) J6 J
英国ZF和警方很快展开调查,不过调查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局。英国ZF的第一份调查报告出炉时,将ZF、警方和比赛组织者的责任消解到了最低限度,并且将责任完全置于了那些已经死难的球迷身上:“主要责任是球迷过于疯狂,人群失去冷静,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利物浦俱乐部、球迷协会和死难者的家属强烈反对ZF的报告,他们不接受这样的结论:球迷已经枉死,还要背上凶手的不白之冤。8 K' p) w4 w; f9 B! A+ o+ g* p' {" s
: P) |) l6 P. r' S l( ^此后,利物浦球迷协会在二十多年间展开了多次的自发调查。其他的英格兰球迷也对报告质疑,迫使英国重新启动了对“希尔斯堡惨案”的调查。 6 N' \0 x5 w; v. C; r0 N ( b+ `/ O( i4 I时光来到2012年9月,英国正式公布了调查结果,并且公开了关于希尔斯堡惨案的全部档案资料,首相卡梅隆对遇难的96名利物浦球迷及其家属正式致歉。调查报告最终确认了球场的安全完全不符合标准,针对之前谢菲尔德当局将责任归咎于利物浦球迷的酗酒,认为是球迷导致球场混乱的说法,报告也做出了澄清。“将这次惨案同利物浦球迷的酗酒问题联系起来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根据调查,当时球场的酒精消耗量是微不足道的。”调查报告指出,“比赛在组织上的混乱是最大原因,球场的安保和疏导工作做的非常差,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安全有效的逃生通道。”对谢菲尔德警方将96名利物浦球迷的死因全部归结为意外伤亡,报告也作出了不同判断。* h. l" a5 H4 y3 C
1 V" p) D0 h1 H9 Q( \希尔斯堡惨案的调查结果,最终将主要责任归咎于球场不安全、组织混乱和警方控制不力。并且承诺对于那些非意外死亡的球迷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时隔23年后,红军球迷终于沉冤得雪。 ( w/ C" K) N4 b C8 P6 n% Q/ l" u" e* W* ^
难怪利物浦俱乐部和球迷坚持追问真相二十多年。在惨案生后的23年时间里,死去的球迷他们的家人遭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并且承受了更多的不公平对待。部分死去的球迷被戴上了极端球迷、杀人凶手的恶名,他们的家属和余生的球迷几乎终生难以洗脱冤屈。 5 j9 C y( J t9 E+ R( w- s2 g" L+ ]* S! i4 W. p
在惨案发生之后,所有比赛被推迟,整个国家在哀悼。英格兰各个俱乐部都对利物浦表示了哀悼和慰问。当利物浦重新开始联赛的时候,他们在古迪逊公园球场迎战同城对手。开赛前一条巨大的红蓝两色围巾出现在球场里,一条巨大的蓝色标语在主场球迷看台挂起,“我们同是利物浦人,在天堂也不会独行”。曼联与弗格森当时也向利物浦俱乐部表达的慰问和支持。尽管有一些疯狂的曼联球迷会对利物浦的两次惨案肆意讽刺,有些曼联球迷也因为对手讽刺慕尼黑惨案而以牙还牙。但在希尔斯堡惨案调查真相出来以后,很多理性的球迷表示,将停止针对惨案的敌对行为。, _$ E1 t* p+ \+ a7 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