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钱债两难,是爱情还是DB的诱惑? [打印本页]

作者: 布布小妹    时间: 2023-5-22 22:50
标题: 钱债两难,是爱情还是DB的诱惑?

) x2 u3 V7 i9 i, Y2 Z

今天我朋友跟我抱怨了一些她家里发生的事。我听了也懵了竟然有这样的人。她叔叔前前后后跟朋友爸爸借了将近10万元,导致朋友家里经济出了状况,朋友的妹妹将要上大学了,但是由于经济状况可能不上大学了。

4 F: e! J6 a% \: B; V* m' f

首先,这位叔叔的月薪有6000元,没有结婚但有女友,听说他在情人节花了不少钱买名贵包和花束给女友。其实6000元没有家庭省点用应该足够的不是吗?但是他还是常常不够用,要跟家人借钱。据说,他甚至要求自己的母亲把养老金借给他。我听了朋友的叙述真的很不解为什么他的家人还要纵然他这样下去。而且,这位叔叔已经不是单纯的不善理财了,而是完全没有用钱的概念。他的行为其实让朋友的家人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染上DB。叔叔的烂摊子结果害了朋友妹妹上不成大学,我觉得非常不可取啊!


5 p, |( B3 G1 |, j- M0 u

不论真相是什么,我觉得朋友的爸爸也太过盲目了,帮助兄弟是应该,但是过头了就不好,看看还影响自己女儿的前途,这么做是正确的吗?我觉得是应该跟叔叔好好沟通,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是DB,真要帮助他摆脱,不然害惨了一家大小。这位叔叔的行为让人不禁思考,亲情是否应该成为他摆脱困境的催化剂?他是真正的需要还是不切实际的欲望引导了他的行为?希望朋友家人可以找出解决方法拜托困境!其实朋友的事让我觉得要帮助人也要量力而为

9 `5 B! B1 c6 f

[attach]4626862[/attach]
$ P/ z: V: h& Z! y1 l


作者: libby    时间: 2023-5-23 00:31
这些都不是你我所要去关心的问题,把自己的稀饭吹冷再说
作者: jackcool1011    时间: 2023-5-23 06:59
有钱什么都来了,不存在两难的
作者: 韩少    时间: 2023-5-23 07:03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或许他比较追求享受吧,像现在的月光族也是比比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来决定你的消费观。
作者: 爬格子的瘦书生    时间: 2023-5-23 08:59
我觉得不理性的帮助不叫善良只能说愚蠢,不仅害了帮助的人还害了自己,同时也害了自己的家人。
作者: qwertok139    时间: 2023-5-23 09:21
所以是不是能做到控制是比较重要
作者: 22301    时间: 2023-5-23 10:03
那肯定是DB的诱惑更深的了。
作者: 赚钱小样    时间: 2023-5-23 10:31
这个有钱也是不能乱错的了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3-5-23 12:43
借钱的人和把钱借出去的人,他们两个都是脑子有病的人!
作者: 德罗星    时间: 2023-5-23 13:37
这个不太好说的事情啊
作者: 带笑颜    时间: 2023-5-23 15:27
你都不知道他借钱去做什么,你就借了?
# A/ W% h- ]2 T+ `4 F" _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0 T9 A5 q7 x. E, {6 ~( l) v
人家拿着你的钱,过着奢侈的生活,买名牌包包
5 A  y: I8 o% _2 f" S# ?: K导致自己的女儿上不了学,这不是愚蠢吗?  o5 w/ |2 V. x. M5 G8 \* t: Q% D
还是那句话啊,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作者: 天策-萌二姐    时间: 2023-5-23 18:46
爬格子的瘦书生 发表于 2023-5-23 08:59
' g# P- f& h3 i+ a8 w我觉得不理性的帮助不叫善良只能说愚蠢,不仅害了帮助的人还害了自己,同时也害了自己的家人。

$ }& m: b( ?% N是啊,知道了真相后肯定后悔当初选择了借钱给那个人
作者: AOU1888    时间: 2023-5-23 18:57
亲人第一,朋友第二,不行果断断绝联系,先借钱贷款让孩子上学。
作者: 天策-瑶娥    时间: 2023-5-23 19:21
我爸爸常常告诉我要帮人也要帮对人,小妹你朋友需要劝劝家人了
作者: yubuluowang    时间: 2023-5-23 22:50
反正我觉得关键现在是要搞钱
作者: 如梦的生活    时间: 2023-5-24 10:11
做什么也是要量力而行的了
作者: 爱美的女人    时间: 2023-5-25 16:07
怎么样的想法也是自己要做的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o/)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