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 目前已經成為整個以太坊生態創新層面的最大既定變量,單從數據上看,Layer2 賽道的總TVL 也已經回到歷史高位水平,接近100 億美元。
其中以OP Stack 為代表的Rollup 模塊化開發服務勢頭正勁,Arbitrum Oribt、ZK Stack 等也都不斷發力,結合以太坊和EVM 的先發優勢,競爭公鏈們高效能的敘事似乎逐漸變得沒那麼性感。
要知道此前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在決定要在哪條鏈上部署自己的應用時,只需面臨一個相當簡單的選擇:以太坊、Solana、Cosmos,或者其他的Layer1 區塊鏈,彼時Rollup 都尚未啟動主網,很少有人聽說過「模塊化堆棧」這個詞,L1 之間的差異(吞吐量、費用等)非常明顯並且相對容易理解。
如今伴隨著Layer2 賽道的成熟,開發人員面臨著更豐富的選擇,甚至已經開始擠壓Cosmos 等競爭公鏈的敘事空間。
尤其是坎昆升級將近,Layer2 的整體交易成本有望實現進一步的數量級級別降低,這意味著更多可延展的想像空間與更大的衍生功能實現。
「在過去的2 年裡,以太坊gas費用已經達到1-20 美元,這意味著有人必須為單筆以太坊操作花費數小時的小時工資,換句話說,很難稱以太坊為可以在實踐中使用的網路」。
要知道之前受限於以太坊主鏈的效能以及鏈間Gas 費用,導致更複雜的應用在頻繁調用合約的基礎上,效能不足、操作成本大幅推高,使得普通用戶參與衍生品等DAPP 的門檻與成本指數級飆升,成了普通用戶的「不可承受之重」。
而坎昆升級對Layer2 的加持,意味著目前Layer2 網路相對單調的生態會逐步豐富起來,可以啟用和解鎖全新的場景用例。
其實此前Mirror 的崛起,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高效能公鏈在合成資產賽道的相對加持優勢,而藉助更便宜的2 網路,衍生品等應用也可以說是迎來了適逢其時的發展機遇期。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o/)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