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0 H! m9 M ^! b9 g8 z* M, ]& k# q' b$ ^0 z
河牌是一张跟A和Q一样花色的K,牌面是QJ8AK。此时的底池是大约$450,先行动的对手直接全下大约$450。此时Rudy的筹码比对方多,但他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很艰难的抉择。) j. U4 f+ V* Z
/ s% \7 j& p: K9 \2 @跟还是不跟?4 _% Z$ A/ Q0 u$ h8 C3 Z
2 A. }! G9 m, E2 a! `& O
Rudy跟我说,他不太想跟注,因为这位对手能这么下注,很可能是击中了顺子或者同花。只要他手上有两张红桃,或者是一张10,就中牌了。即便如此,Rudy还是觉得他必须跟注,因为此时他和对手的筹码是2:1,再加上他认为对手是有可能做这么大的诈唬的。Rudy最终决定跟注,然后对手秀出了一手A-10,击中顺子。5 ?+ Z' K, _! R7 {, S. K
3 h. ~+ R) N, z3 A1 ?
; \5 z' ]+ G2 g$ ^3 W8 g+ y我问Rudy,在跟注之前,关于对手是否真的拿着他扮演的牌,Rudy自己有几分确定。我让Rudy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开始他说他回答不了,随后我问那他有多确定(不用具体的数字回答)。Rudy说,他觉得对手可能拿着扮演的牌,也可能没有拿着——那么换句话说,这对于Rudy来说就相当于抛硬币——他认为对手有50%的概率是拿着自己所扮演的牌。. r2 P8 m) U$ M u+ L# S7 ]
N! C; m% j- B" ? @1 t1 p 7 A, w! \ g, B m但Rudy说不是这样的,他说他很强烈地倾向于对手这个全下是非常合理的。Rudy认为对手只能是击中顺子或者同花,或者是做诈唬。在他的范围里,不会有暗三、两对或者是一对A。我问Rudy当时真的这么确定吗?或者说不是非常确定?我让他用具体的数字来回答这个问题,他想了一下说75%到80%吧。3 Y- y: |! [3 B) A k j
最后,我总结到,Rudy的这个跟注是个错误,因为底池赔率只有66.6%。虽然确实值得考虑跟注,但最终他应该是要弃牌的。 : E/ d& c% c, D2 h" R, B- d, l. o4 ^: A1 N" _5 F5 W
相信自己的读牌! V+ r. S# C% M$ x s Z
7 Q u5 `7 E7 `" T
n1 Q/ b& f @; _; L w9 I9 {. e0 y关于我认为他的跟注是错误的,Rudy不同意:“我当时的想法大致是没错的,我应该要跟注。”所以我们就读牌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我们讨论的结果可以总结为( o; _. _( H0 A& P
( w0 l! w! j. ^' N1 X
“你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去读牌,然后再套上一个具体的数字。也许你的读牌是错的,但这是你在牌局结束之后才应该去思考的事情。” 6 Z5 ^& R" R8 e( E! o2 v" S) Y在牌局过程的当下,你思考的能力是有限的。你要给自己读牌的准确性套上一个数字,并且在你思考底池大小和跟注需要支付多少之前做这一件事。 5 O) q. G1 P4 f在上文的例子里,Rudy应该首先考虑对手有多大的概率在诈唬,套上一个数字,再把这个数字换算成自己有多大的概率获胜,最后把得到的结果和底池的大小做对比。如果他得出的底池赔率告诉他应该跟注,那么就跟注;如果底池赔率告诉他应该弃牌,那就弃牌,就是这么简单。6 L" y( h' b1 Q6 A) `2 I; T
& _. v. V# l. 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