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P/ c' f1 D- n& D- J8 K1 ]; k / u7 l6 f& { _3 x6 O这也反映出现在的大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的情绪,别说大学了,就连小学也是这个样子,比如我孩子上的科学课,用的教材里面真的是太老了,理论观测的卫星的数量和实际观测的卫星数量差了30颗,也不知道这些老师备课是干什么去了。大部分老师上课用的都是ppt,里面的内容也不更新,很多学生用的软件都是被淘汰的软件,上课上完了,不知道拿这个软件干什么用。现在老师上课做ppt已经成了标配,也没人管课程的好与坏,这种学习的过程和实际工作完全是两码事,据我所知,有些老师几年用的都是同一套卷子。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知识更新换代特别快,现在的卷子和几年前的卷子肯定不一样,因为内容每年都在变化,这也反映出现在大学教师不负责任的一面。, l; q) V( L, n
# U k6 Q5 T% |0 x( P7 }! a) d5 B[attach]4829287[/attach]' F% `2 g2 Z1 m# d! W
1 _% P" b3 S$ Q K. }+ W& k 4 u7 u" B3 k. t, e) W有些教师上课更夸张,直接让学生朗读课本里面的内容,也不讲解里面的意思。这无论对于工科生来说,还是文科生来说,都是一场噩梦。把课堂给学生去主导,那不就是学生自己交学费,然后自己给自己上课吗?都说现在的上课内容重科研轻教学,也没见这些老师能开发出来什么东西。更多的是看到老师为了完成课时量进行敷衍上课的内容,有很多大学学生上课就在玩手机,也不管老师到底讲的是不是课堂里的东西。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老师在讲台上叽里咕噜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学生在下面一直在低头玩手机或者睡觉,有些学校到期末还会作假,很多课程评教结果都会高达98分,真的烂到骨子里了。0 s0 o% S5 a. o. P+ @+ Z2 I! C
- v, h% [$ ~7 R: ~[attach]4829285[/attach]: x B! G, K0 y4 m4 r- @" s9 a" G/ Z 5 j5 L. J' d2 J. N4 q- D % ^2 F a' G' {7 x+ k
现在对于教师上课的评价体系真的很形式主义,毕竟现在很多大学教授评职称,看的就是科研项目的级别,还有论文发表的数量,上课好与坏都是次要的。这个价值导向绝对不可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无论是大学学生还是职业高中,都需要有一技之长,这些技能肯定是靠老师来教的,否则会出现一些断层的现象。所以说这个错误出现在制度内部,到底教学型的岗位怎么去设置?怎么去评价和考核?科研性的岗位应该怎么去设置?都是教育部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老师也存在角色转型的变化当中,我们要用技术赋能现在的工作,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打破这种阶级化的壁垒,让学生能够学到这样的知识,保持知识体系的灵活性,这样同时也能鼓励老师去参与行业的实践,不要脱离课本授课,否则好课也会被上偏了。+ Z% e. r5 r& p: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