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3 o) D$ \6 \0 X y对储备资产好: 能大规模、无风险地支撑某类资产(如美债)。 % W+ V9 x' q9 f3 d, s: \3 R( c5 N0 F. r0 F. t" t
对用户好: 零风险、高收益、低费用。 # f2 L1 W: j# E- [8 c4 G3 y4 [4 c% v! E
所谓“稳定币利好美债”,其前提是市场对美债有无限的需求和信心。但如果美债自身面临兑付或信任危机, 1: 1 锚定的稳定币必然受到冲击,信任链条会瞬间断裂。这就像一家信托公司,将评级为低风险的客户资金拿去投资了高风险的房地产项目。一旦底层资产暴雷,上层的金融产品也无法幸免。在稳定币法案要求每月审计披露的背景下,美债固有的风险很难被隐藏。! d# I; C0 m6 H8 L* X
- J0 e# z1 I$ ~0 l; y [7 U1 `1 k, ] Circle 的商业模式与估值之谜' S4 a9 i2 P3 q5 b/ i- x% u
6 D0 }. W( u. a7 L Circle 的核心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点:) ]/ H9 a0 M$ m* `* z, s
6 i- u( x# z# U# w
1. 利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 USDC 持有人不获得利息,Circle 将储备资产投向短期美债等并获取利息,息差完全归自己所有。 ) w3 }! \; B& j1 G; o" ~. ` ) U& E' ~+ F0 w4 _) Y 2. 支付与清算手续费: 通过其企业平台 Circle Mint 批发 USDC。若企业客户需要当天将 USDC 换回美元(T+ 0),Circle 会收取 0.1% – 0.4% 的通道费。这可以理解为“跨境支付钱包 + 7 × 24 小时结算”的组合服务。 & J$ ?! w$ K! P/ @4 J0 ~ 0 p c Y& S6 |9 z' d9 P 然而,这门生意也面临着“监管紧箍咒”。无论是美国的《GENIUS Act 2025 》还是香港的《稳定币条例(草案)》,都禁止发行方“短钱长投”(用短期负债购买长期资产)或加杠杆。这意味着 Circle 无法像传统银行那样,利用货币乘数效应来创造利润。 反之,美国和香港的方案都准许传统银行下场发行稳定币9 F* u. F0 B2 E' v: P8 Q
5 ?' K- Q$ q8 ?" w: L1 ?+ ^
一个业务受限的“类银行”,其市盈率(PE)却一度高达 147 倍(截至 2025 年 6 月 9 日),而传统金融巨头摩根大通的市盈率仅为 13 倍。投资者追捧的到底是安全的息差,还是Web3叙事下的想象空间?这背后的估值逻辑值得深思。* G" b6 p4 U( V4 F' n5 c
/ U; h4 G. `3 Y
核心驱动力(11.400, -0.07, -0.61%):天下苦“SWIFT/VISA 们”久矣7 c5 c) K* x' }$ o D- K
r" u/ W6 o, t! g8 m3 B1 U 我一位朋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稳定币就一个主题——天下苦 SWIFT/VISA 们久矣。”+ l' d; x2 V6 L5 _/ M
8 Z: Q5 L3 O2 U5 J1 D- c1 v. ?6 V
传统的跨境电汇网络就像百年铁路,不仅费用高昂(动辄 20-40 美元),而且流程不透明,耗时可达 3-5 天。相比之下,基于区块链的美元代币就像新建的磁悬浮列车:虽然也要安检(合规),但票价透明,速度以秒计算。并非所有人都关心共识算法,但几乎人人都对高昂的手续费感到切肤之痛。这种朴素的“降本提速”诉求,正是 USDC 等稳定币得以迅速渗透的根本驱动力。; H# [6 T9 n7 r
$ v4 X1 j: o6 J/ M
当然,在加密钱包之间转账的费用极低,可一旦要将数字资产落地为银行账户中的法币,依然躲不开传统体系的合规摩擦。例如,从新加坡汇款 200 美元至美国,汇出行收 40 新币,收款行再扣 10 美元,最终到账可能只剩 150 美元。这笔费用名义上是 SWIFT 费用,但大头实则是银行在反洗钱(AML)与反欺诈上付出的合规成本。 & A1 O! t) ?2 D. G5 ~8 P7 g- C% b3 W , Q7 ^, M7 G/ A3 o 因此,从加密钱包到银行账户,合规成本是必然存在的,关键只在于由谁来承担。; N! X5 F7 u' S: H# F
. \! I+ R& k0 t w/ t+ z6 ?
Circle 的战略与渠道的现实 f. a* N9 U4 _
* l {$ T7 _/ E* o Circle 在 2023 年底关闭了面向散户的法币兑换服务,这恰恰说明了零售端合规与反洗的成本之高,是所有金融科技公司共同的痛点。* [( d$ C( J9 c/ l8 _0 A' G
- a+ Y, a; K# G1 x# B* T# J' ]" R
它的应对策略是推出近期推出 Circle Payment Network,不再直接服务散户,而是将机构与企业客户串联成一个分发网络,由这些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银行负责最终的出入金。这是对于传统 SWIFT 模式的创新,去掉了中转行模式,把合规和反洗成本转加给了网络参与方。/ I+ q f' R- `9 }9 q6 w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