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m4 j& p+ ]5 Q. y8 L 李岩将两红一黑三根线搭在李某某脑门上,另一根夹在李某某左手中指上,然后掀开沙发前面茶几上的遮布,隐藏在下面的牌九、麻将、骰子、扑克等赌具全部显露出来。) W4 h8 ^/ O% Q/ j" l6 w
! I2 o2 E; q* q; Z) e" L5 b
李某某盯着面前的赌具。李岩则在旁边记录李某某此时的生理数据:皮肤温度32(正常为30至34),肌肉电位28(正常为30左右)。 3 s+ V0 B4 m% m, W+ L! a( z 3 T0 ~% a( z8 i% u “这组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他对赌具已没什么兴奋了。”李岩说,“李某某刚测试时显示的是25和80,那时他还想伸手摸赌具。” : N+ t" O1 n: e6 U. s, [8 k( c! q! \4 S" F/ ]9 ]
李岩介绍,像这样的测试,“戒赌班”成员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 k/ M5 S: {, }6 H
3 p' q, { S% q0 e0 _ q2 q“木偶人游戏”催生逆反心理 6 \" o. s: n5 V, a1 y2 X' v v+ X9 k4 R$ E& D# y6 }6 ~/ u% y
测试后,李岩带着李某某来到团体咨询室。室内放着轻音乐,另外7名戒赌班成员坐在椅子上。 ! P: p6 C$ ?( ?) C* r' q7 n2 a 5 g4 u; o/ \: a1 f 随后,8人分成4组,每组两人,一名为操控者,一名为木偶人。“操控者怎么操纵,木偶人就要在操控者的指令下做相关动作。”" A5 _3 ? r4 J
- U1 f9 A/ ^4 j: K 做完游戏后,李岩和其中一名扮演木偶人的劳教人员进行了对话。 8 @# |# V; X+ F% g& Y3 Z4 P4 _6 H- c' J n
“什么感觉?”李岩问。“别扭”。“那你想不想打破这个局面?”“想。”“其实这和Dubo一样,当时有没有想过不赌?”“想过。”“为什么仍然去赌?”“就是别人牵着我鼻子走,看见朋友都在赌,我也就赌了。” 4 e+ L' ?7 l* f 7 h) M$ h3 }2 p1 ? 李岩称,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劳教人员对被控制产生逆反感,让其联想到赌瘾对自身的控制,使自己醒悟。' Y5 g$ h/ W/ X w
7 b% ~, E" V, o4 K S揭秘 ; w5 o4 J5 v) D! N; P) N' ~- Y . K7 M0 F; j6 h$ }戒赌班的科学原理9 b7 R# h- z4 F
5 f, m% P$ S( m5 A! @ “戒赌班”成立于2010年,负责人李岩介绍,“戒赌班”使用了不少科学原理,有心理的,有生物的,还有科普的。4 j( J4 c+ L& `/ h
1 T: T' D( d4 k/ f
“劳教人员要通过生物反馈仪检测,确定赌瘾程度后才能进入戒赌班,然后再对症下药。”李岩说,一旦被选进“戒赌班”,就要参加大量的活动和学习,活动主要有“我是木偶人游戏”、“戒赌互助会”、音乐冥想、心理暗示、科普演示、行为矫正等等。而这些方法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设定特殊的频率。 0 r" I4 ?) H( [- {! I, s % l( x* J- p- u, P$ l* R4 f戒赌名词' A4 M; }5 i% }# s! B: q1 Z
9 b; {8 C! S. ^9 i1 v2 g w 生物反馈仪:人在紧张情况下,表皮温度和肌肉电位会发生变化。目的:通过数据变化确定戒赌人员对赌具的兴奋度。* V) C w0 x. I+ K
# e. @1 }6 ~: |9 M- w( `
让我告诉你Dubo是错的:戒赌班人员聚在一起,然后找出一人站在中间,其他成员告诉他Dubo的危害。目的:知道Dubo的危害后,更加坚定戒赌的信心。 9 d3 \' l4 l9 ]8 F" N, f0 p" L% Y0 Y9 q' ^# h k8 i$ I9 u
我是木偶人游戏:通过扮演木偶人被另一方操控。目的:暗示自己摆脱控制,摆脱毒瘾的控制。- `5 z5 e( o, E. a% b- p$ p,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