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为会员解析男朋友帖子--寒露阅复刊要闻有感(孟子曰:)那段文言文 [打印本页]

作者: 威士忌    时间: 2012-10-9 12:12
标题: 为会员解析男朋友帖子--寒露阅复刊要闻有感(孟子曰:)那段文言文
本帖最后由 威士忌 于 2012-10-9 12:19 编辑 7 o8 E& a/ T" e0 q. t) @4 i

" ~" }6 m1 }  C; m

为会员解析男朋友帖子--寒露阅复刊要闻有感(孟子曰:)那段文言文

! K' W. j) V% Q9 e

2 b( b) S( U# b) H  [& X4 Q9 J: R/ p! c  q4 d9 {8 v

; F- D# L* O; B; G" m3 f% n- t' E+ C  i3 P. @1 P1 P

, D% A5 X1 u2 C# w6 ~8 P7 }   论坛会员男朋友曾在(天策每周要闻004期)主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文采飞扬,着笔老辣,评论时弊切中要害,并且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实属不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天策每周要闻004期)刚推出便深受会员好评。自从(天策每周要闻)009期复刊以来,本人一直希望男朋友再次投稿(天策每周要闻)。以便我们能够再次领略男朋友的文笔风采。0 a9 y2 k+ ?; p- F# ]5 H4 v5 r% |
   昨天拜读了论坛会员男朋友的帖子— “寒露阅复刊要闻有感” ,其中男朋友引用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桀紂之失天下也》一段文言文。很多会员不懂其意思。我在这里为会员解析一下。
0 l3 b8 t& Y. w0 \& f+ A$ g# Z0 {9 [0 J5 z0 ~" V( M; l" `1 |4 [

* D7 ~' m+ ]9 W/ o$ t9 w* ~9 e5 {) r

得民心者得天下-- 《桀紂之失天下也》

9 y% ~7 N+ c4 P- @3 @. k1 t

3 N) w2 Q5 @2 z, p5 ^7 P* q
) U6 L; R6 q7 Z6 e  c" z原文:) B  o2 r- Y* P  U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 (《孟子.離婁上》)
  3 R* P6 P  o0 w6 A6 H
% O$ d1 A! E/ y% l4 M" h" J

[attach]584609[/attach]

6 n6 [+ A$ y4 V/ x: f

& z7 j5 L: o9 V注釋:
  b; b! P& u4 A$ `  (1)孟子(前385年?-前304年?)名軻,字子輿,一字子車,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 @1 q  |3 e# _6 A# [' z  孟子著有《孟子》一書。有《孟子》七篇傳世,為儒家經典之一。孟子師承子思,繼承、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性善論是孟子學說理論的出發點,其主要主張有“仁政”、“王道”理論
& x2 S. o# {# ]  T( j! ?0 h& S; J  (2)“桀紂之失天下也”,“之”字標誌“桀、紂失天下”沒有獨立性。
; x$ f3 x# ]. S4 W- I& L  (3)“失其民也”,由於失去了他們的人民。“其”,指代“桀紂”。- J7 u- l* G) |# S
  (4)“失其心”失掉了民心。“其”,指代“民”。
# w8 T. A; q. H0 O& \% n; d  (5)“得天下有道”,“道”,途經,方法。/ v6 n  r0 x# [! Q7 Q2 z/ x/ E+ [
  (6)“得其民”,“其”,泛指想要得天下的人。) N& P1 x" @$ \/ v* Z* n
  (7)“斯得天下矣”,“斯”,則,就。1 X. Z9 O; @, v0 _" P
  (8)“所欲與之聚之”,“所欲”,所想要的東西。“與”在這裏同“為”,替。“為之聚之”,替他們聚積起來。前一個“之”字指代“民”,後一個“之”字指代“所欲”。
+ }4 Z" V! @8 ?% b/ A& B  (9)“所惡勿施爾也”,“所惡”,所厭惡的東西。“施”,施行。“爾也”,語氣詞連用。. {7 J9 d$ W& s
  (10)“民之歸仁,水之就下,獸之走壙”,“歸”,歸向,歸附。“仁”,指有仁德行仁政的君王。“就”,走近,趨向。“走”,跑,奔向。“壙”,原野。2 o$ M- V+ G# B: s5 M% E" d
  (11)“故為淵敺魚者,獺也”,所以替深池驅趕來魚的是水獺。“淵”,深池。“敺”同“驅”,趕。
: E8 l. Q- H; O9 z7 k' v: f, _% ]  (12)“為叢敺爵者,鸇也”,替森林驅趕來鳥的是鸇。“叢”,樹林,森林。“爵”通“雀”,鳥雀。“鸇”,一種像鷂鷹一樣的猛禽。
& v( y4 k/ j6 s8 t5 q9 M4 ~  (13)“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好”,喜好。“仁”,指孟子所主張的仁德、仁政。
  b) t9 _( {9 j: }  (14)“則諸侯皆為之敺矣”,那麼其他諸侯就都替他(把百姓)驱趕來了。
: _4 M% i2 k( H: G3 F( L  (15)“雖欲無王,不可得已”,“雖”,即使。“無”,不。“王”做王,統治天下。“不可得”,不可能。“已”,語氣詞。1 B  e6 t4 E; T8 W; b1 @
  (16)“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製成艾絨,可供針灸用,收藏愈久,療效愈好。“七年之病”、“三年之艾”的“七”和“三”都是表示多的序數,不是確指“七”和“三”。/ M1 A" m; q+ n" ^7 W+ G/ u
  (17)“苟為不畜”,如果,假如。“畜xu”,積聚,貯藏。, d  O5 I6 O, y# r. |2 |+ _( o$ a
  (18)“苟不志於仁”,“志”,志向,在這裏是“專心致力”的意思。* f7 {9 ]5 P" n/ |" ?
  (19)“憂辱”,憂愁受辱。& O0 n2 @& `0 X
  (20)“以陷於死亡”,“以”,以致。
  
% d( P' h! w: e; F
) [+ V- x0 d6 v, L& J% q( Z% o译文:( k1 U0 H5 I) A
  孟子说:“夏桀、殷纣失去了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他们的人民;失去了他们的人民,是由于失掉了民心。得到天下的途径是:得到人民,就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的途径是:得到民心,就得到人民了。得到民心的方法是:人民所想要的东西,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东西,就不要施行。人民归附有仁德、行仁政的君王,就如同水走近地处,兽奔向圹野。所以替深池驱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森林驱赶来鸟的是鸇;替商汤和周武王驱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殷纣。当今天下君王有喜好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替他(把百姓)驱赶来了。即使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天下的人,就像患病多年想用贮藏才几年的艾来治好病一样。假如不聚积仁德,那是一辈子也不会得到天下的。如果不专心致力推行仁政,那么就会终身忧愁受辱,以致陷于死亡。……”
/ w9 v, O8 n# k. b9 y4 c6 f0 C  7 i. C$ F1 |9 d, M2 H
简析:
* L' R  A) _( k+ e% ?' G* z3 A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是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论说了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可以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4 p: d8 G6 \4 L
  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非常值得今人借鉴。

作者: yese    时间: 2012-10-9 12:25
{:3_57:}沙发 慢慢看
作者: Kissbabe    时间: 2012-10-9 1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879288    时间: 2012-10-9 12:33
表示文言文看的真不太懂
作者: 天策-思思    时间: 2012-10-9 12:33
还是译文比较通俗易懂
作者: TEA    时间: 2012-10-9 12:39
貌似论坛没几人看得懂啊
作者: wow    时间: 2012-10-9 12:40
懂这个有鸟用,能赢钱不
作者: gongyulo    时间: 2012-10-9 12:45
回复 7# wow 2 l7 j1 W4 D7 w: g: p  _5 L$ }8 F
: Y; B! b6 K& A& Z3 D4 s4 ^

; B! h1 x6 h: f. M  C5 W' M) t  {    不愧是御猫,回得好精辟
作者: 4682855    时间: 2012-10-9 12:52
看不太懂,不过楼主费心了
作者: l3065807    时间: 2012-10-9 12:55
这个有点难啊看不太懂啊
作者: hdhd223    时间: 2012-10-9 13:03
楼主用心了,赞一个!
作者: left82    时间: 2012-10-9 13:06
我也看不懂:lol
作者: cwj88    时间: 2012-10-9 13:11
支持一下先,但不懂
作者: 牧仔    时间: 2012-10-9 13:13
论坛文人真多啊。。。。
作者: zhoudi    时间: 2012-10-9 13:14
要从里面吾出道理
作者: wuliao001    时间: 2012-10-9 13:15
写的还真不错!!1
作者: 四处旅行    时间: 2012-10-9 13:18
感谢楼主分析
作者: shoulache    时间: 2012-10-9 13:20
表示看不懂啊啊。。
作者: 空军    时间: 2012-10-9 13:38
呵呵,有点深了
作者: VIP站长    时间: 2012-10-9 13:40
博彩论坛当然是研究发财之道了,对这些表示没兴趣、
作者: j20    时间: 2012-10-9 13:41
论坛没几人看得懂
作者: benlau0214    时间: 2012-10-9 13:45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lol
作者: 胜利的快乐    时间: 2012-10-9 14:00
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
作者: 刘得桦    时间: 2012-10-9 14:08
文化程度不高。。。理解不到
作者: kelvin    时间: 2012-10-9 14: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76gor    时间: 2012-10-9 14:44
都是文化人啊,,
作者: alecsu    时间: 2012-10-9 14:47
楼主有心了,文言文多数我都能看得懂!
作者: Terrance    时间: 2012-10-9 15:35
都是文化人呐
作者: 我爱大自然    时间: 2012-10-9 15:35
回到学生时代 读古文
作者: xk2590    时间: 2012-10-9 16:37
我想一定要看懂~~
作者: bet001    时间: 2012-10-9 16:48
楼主也是一才人!
作者: 雪仙    时间: 2012-10-9 18:38
学习一下~~~~~~~~~~~~~~~~~~~~~~
作者: gegexun    时间: 2012-10-9 18:56
看不懂写的什么
作者: fengye43    时间: 2012-10-10 18:50
看文言文看的头痛
作者: wyq168    时间: 2012-10-10 20:48
永远支持天策论坛!!!!!!!
作者: wwjjdd    时间: 2012-10-10 21:40
回得好精辟:victory:
作者: 粤D    时间: 2012-10-10 21:42
特邀嘉宾
# ^  @8 Z! E4 e# v3 S6 j! F( y: }) S' [
& [" q7 Y# I, P; s 你的积分和经验指数怎么那么少 让管理给你加加啊 不然你说的话没影响力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o/) Powered by Discuz! X3.1